來源:西寧晚報
“請問,我之前在封控區附近住過,算密切接觸者嗎?”“我坐過那輛公交車,但不在同一時段,我算時空交集人群嗎?”近日,不少市民咨詢,什么是密接者、次密接者、時空交集人群?為解答市民的問題,11月2日,記者采訪了西寧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。
“‘密接’‘次密接’是啥意思?如何劃分?需要給市民作一下科普?!笔行l健委相關負責人說,“可以用A、B、C、D來打個比喻。如果A是確診病例,B與A曾在一起生活、工作、吃飯等,就是密切接觸者。而C與B也存在著類似的關系,就是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,那C就是次密切接觸者。D則是與A和B有過交集,但沒有過密切接觸的?!痹诹髡{調查中,次密接者主要調查的就是密接者的密接者,是密切接觸者與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的首次接觸(發病前2天)至該密接者被隔離管理前,與密切接觸者有共同居住生活、同一密閉環境工作、聚餐和娛樂等近距離接觸但未采取有效防護的人員,調查中以與密切接觸者接觸頻繁的家屬和同事等人群為重點。
什么是時空交集人群?據介紹,“時空交集”是公安、電信部門的專業用語。時空交集與時空伴隨是相同概念,指14天內,與確診患者在同時間和空間網格內(800米×800米),共同停留過10分鐘。通俗地說,與確診患者14天內行程軌跡有過交集,無論是通訊信號漂移,或擦肩而過,都有可能被認定為時空交集人群。
市民如果擔心自己是密切接觸者,擔心自己與確診、疑似患者有過交集?可登陸微信掃描健康碼、行程碼,看有沒有變紅、變黃的情況,一旦發現被賦予“紅、黃碼”,必須第一時間主動向所在社區、單位報備,并積極主動配合落實核酸檢測、集中隔離、醫學觀察、健康監測等管控措施。